如何申請甲級測繪資質和增加甲級專業范圍
辦理甲級測繪資質需要在企業人員、企業資產、辦公場所等方面滿足資質標準高精地圖甲級測繪資質: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申請甲級測繪資質需要的企業人員有:
(1)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3年以上;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8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10年以上。
(2)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1年以上;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3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5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專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7年以上;獲得測繪地理信息行業 *** 職業資格(但不得超過2人)。
(3)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初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專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2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中專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4年以上。
(4)注冊測繪師高精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是指經過考核認定和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測繪師資格證書》高精地圖甲級測繪資質,并依法進行注冊的人員。注冊測繪師可以計入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二、申請甲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六百平方米。
三、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高精地圖甲級測繪資質,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高精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四、申請甲級測繪資質需要滿足工程業績。
近2年內完成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1600萬元,且有3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取得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質檢機構出具的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的條件比較高,一般企業都是通過資質升級獲得甲級資質的,而且不能越級申請資質升級。
五、新增甲級專業范圍需要具備相應乙級專業范圍。
華為正式申請地圖甲級資質,傳聞中的并購圖商還會發生嗎?
北京時間7月5日,自然資源部發布公示信息顯示,華為等7家單位申報甲級測繪資質,公示截止時間為7月11日。
在上述公示前, 業內消息顯示華為海思在看地圖方面的標的,根據了解,基本上獨立的圖商,都被華為“掃”過了一遍。 在尚未有確定的并購消息時,華為申請的地圖甲級資質進入公示期,距離拿下僅有一步之遙。
華為申請甲級地圖資質,很多人都會將其與華為 汽車 業務聯想到了一起,如果僅僅如此,那么就是低估了華為的戰略部署能力。 ICT巨頭劍鋒所指,必然是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
地圖能力,是巨頭未來必備的基礎能力。隨著5G的到來,世界即將進入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而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結合的紐帶,恰好就是地圖。隨著智能 汽車 、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發展,地圖的重要性會更來越高。
因此,在中國市場,巨頭就地圖能力展開過激烈的爭奪,現在大體格局已定。隨著華為的強勢進入,地圖江湖又會掀起風波。在國外,地圖的爭奪也曾經發生過,當年歐洲Here的爭奪戰之后的抱團,在日本, *** 牽頭發展適應未來的高精地圖又是另外一個玩法。
在上述公示信息前,全國共計有19家公司擁有甲級地圖資質。所以,地圖資源在 社會 上是稀缺資源,但地圖又是巨頭未來必備的基礎能力,爭奪戰就不可避免了。
地圖測繪是個苦活,據業內人士介紹,真正具備完整地圖及能力的公司,全國只有5家:四維圖新、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易圖通和凱立德。
上述5家具備完整地圖的公司,除了百度地圖是巨頭自己打下的江山,有三家與巨頭聯系到一起,四維圖新與騰訊、高德被阿里整體并購,凱立德一度歸于小米和平安所有。
地圖能力,是被巨頭們認為必須具備的戰略能力。當年阿里并購高德后,騰訊馬上入股了四維圖新,百度則依靠購買其他家地圖數據的方式逐漸完善了自己的地圖能力。
對于華為而言,具備地圖能力也就只有兩條路:自己干和并購。自己干的話,仍舊需要自己去一點一滴積累數據,這個周期可能會很長。也有觀點認為,這僅僅是開發工具的問題,以華為的能力而言不用很久。
至于并購,因為圖商在業內是稀缺資源,尤其是具備完整能力、或者是積累了相當數據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對于這樣的并購標的,買方處于劣勢位置。有消息稱,華為曾經想并購一家圖商,但最終因為這家圖商控股方不放手而告吹。
在這次的并購傳言中,華為接觸了多家圖商,其中兩家是初創公司,一家是老圖商,但在等來并購的信息前,華為申請資質的公示先來。因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華為接觸多家圖商的目的,可能并不是為了并購,而是為了行業探底。
不管怎么樣,華為必然是要具備地圖能力的了。這種能力,是華為必須擁有的底層能力之一,未來在采圖、制圖和更新能力上,華為應該都可能會有自己的解決方案。至于數據積累,那更多是要看時間了。
在國外,地圖領域曾經上演過著名的“Here”爭奪戰。2015年,諾基亞要把旗下的Here地圖出售,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激烈爭奪。
包括美國 科技 巨頭的Facebook、蘋果、微軟,以及 汽車 制造商和服務商的奧迪、寶馬、奔馳、Uber,甚至國內的百度、騰訊、四維圖新等,都希望將Here收入囊中。
最終的結果是,德國三大豪華車企奔馳、寶馬和奧迪,抱團將Here收入囊中,耗資32億美元,當然,這個價格比諾基亞81億美元購買的 汽車 導航軟件開發商Navteq要便宜多了。
奔馳、寶馬和奧迪抱團拿下Here,當然不是為了LBS服務了,目標直指的是自動駕駛時代對高精地圖的需求。
在日本,則由一家日本 *** 支持的名為Dynamic Map Planning的制圖公司,發展高精度地圖。這家公司由三菱電機、地圖開發商Zenrin、以及9家 汽車 制造商聯手創辦。
其中,三菱電機提供測繪設備,車企提供 汽車 ,地圖開發商負責制圖,裝在 汽車 上的特種測繪設備,將測繪到的數據進行數字化處理,從而轉化為地圖。按照計劃,這個地圖將會覆蓋主要高速公司和其他等級的公路,總長度達到127公里。
從上述的兩個例子來看,國外的公司傾向于抱團發展高精度地圖,甚至日本更是由 *** 牽頭發展高精度地圖,這對于減少重復建設有一定的意義,畢竟,地圖是數字世界的基礎設施。
更有一點,就是地圖的敏感性,尤其是高精度地圖的敏感性,Here之所以將百度和騰訊排除在外,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在中國,申請甲級資質同樣是不能有外資背景。北京初速度(Momenta)申請資質,還遇到這方面的風波。
國外抱團發展地圖,可以給國內公司啟發。作為基礎能力,數家公司抱團發展地圖,一方面可以降低彼此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建設。目前,有了這樣的傾向,例如,上汽和東風都投資了初創公司晶眾,晶眾與一汽也有業務往來,或許將來會有股權的合作。
至于華為需不要并購圖商,正如在4月份上海車展,車智君在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媒體溝通會上, 曾經拋出問題——“華為未來會不會通過投資,或者并購的方式,補足自己做增量部件供應商不足的能力”,徐直軍當時的回答是“現在還很難回答你,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無可能”。
隨后,在4月底,華為成立了哈勃 科技 投資公司,在5月底,華為成立了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BU,到6月份的發文確定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BU具體組織架構,到7月份的申請地圖資質。華為的速度,讓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
測繪資質甲級和乙級的區別
一、測繪資質等級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兩個等級。測繪資質的專業類別十個專業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 *** 、互聯網地圖服務。
二、測繪資質審批
導航電子地圖 *** 甲級測繪資質的審批和管理,由自然資源部負責。前款規定以外的測繪資質的審批和管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
三、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五年。測繪資質證書包括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取得乙級資質滿2年且業績達到標準要求可提出升甲級申請。
四、證書發證機關
證書上發證機關都是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部審批的除外)。
五、申報條件
1、有法人資格;
2、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和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3、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
4、有健全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以及測繪成果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六、注意事項
「法人資格」
1、法人資格。非法人企業、辦事處等不具有法人資格。
2、法定代表人是否中國大陸公民。
3、是否外商投資企業,如是需依照《外國的組織和個人來華測繪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辦理。
「技術人員」
1、職稱證書:提供網查或紅頭文件(提前 *** 落實真實性)+評審表。職稱證書上沒有寫明專業的,應提交職稱評審材料證明專業。
2、山東/浙江:要求外省職稱需要辦理職稱調入。
3、學歷證書:提供學信網查驗文件或學校出具的證明(中專學歷)。
4、建議人員需要配合出場。
5、用較多跨省技術人員建議單位配合提供銀行回執單和工資流水。
6、技術員證書等(如測量員)不屬于職稱證書。
7、注冊測繪師可作為中級測繪專業技術人員使用。單位拿到資質后再走注冊流程。(新單位無資質,不能進行注冊,延期注冊跟變更注冊都是在證書有效期內操作,證書有效期過了之后新的單位要選逾期注冊。)
8、技術人員必須具有中國國籍,不得 *** 。
9、甲級可用2名退休人員,乙級可用1名,可以超過65周歲。
10、技術人員需提供真實的聯系 *** 。
「技術裝備」
1、設備不可以租賃,允許新買或裝備所有權轉移(即可購買二手的),需提供裝備所有權轉移證明材料和發票原件。
2、GNSS接收機、全站儀、水準儀還需提供儀器檢定證書。精度應當分別不低于5mm+1×10-6D、2"、S1。
「三大體系制度」
檔案室是硬性要求,必須具有三鐵八防。
三鐵:鐵門、鐵窗(無窗也可以)、鐵柜,鐵架可按單位實際情況看是否需要提供;
八防:防火、防盜、防光、防潮、防塵、防高溫、防有害氣體、防有害生物(蟲、霉、鼠 等,即要有滅火器、監控、遮光窗簾、干燥劑、空調、溫濕度計、防蟲防鼠藥劑)
七、申報資質標準
八、申報網站:全國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試運行)
九、申報時間進度
注冊系統——填寫系統——系統審批——現場核查——信息公開——頒發證書
十、下證時間
提交完所有資料后,最快一個月下證,慢的就兩三個月也能批下來了。
高精地圖戰事起,華為搶位、美團入局,高德百度你還好嗎?
對于“問題地圖”高精地圖甲級測繪資質,原則只有一個,中國一點也不能少!
而“地圖問題”則是指最近 科技 界高精地圖戰事又起:華為搶位、美團入局,虎視眈眈高精地圖甲級測繪資質的還有騰訊、京東等眾多玩家——無疑這是5G車聯網時代和自動駕駛的前奏。
今日,蓋世 汽車 研究院在京發布報告:2026年國內高精地圖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中國一點也不能少
繼范思哲的T恤將香港、澳門與國家名稱錯誤并列事件后,8月12日,紀梵希、蔻馳等國際品牌陸續被曝出類似問題,并在其官方微博致歉。
據媒體統計,這兩天時間里,已有紀梵希、蔻馳、CK、fresh馥蕾詩、亞瑟士、CPB肌膚之鑰、施華洛世奇和Valentino等至少8個品牌公開道歉。隨后,涉及相關品牌的中國代言人紛紛表示解除合作關系,以劃清界線。
高精地圖時代來了
地圖很重要。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地圖不再是單純的指路工具,已逐漸演化為本地生活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以及車聯網、自動駕駛的基礎環節。在車聯網方向與車企的合作中,高精導航地圖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向。
業內普遍認為,高精地圖是自動駕駛的必要條件。基于此,BAT等互聯網公司、主機廠及圖商對于高精地圖市場爭奪從未停止。
目前,BAT地圖產品分別為百度地圖、高德地圖和騰訊地圖,其中,前二者已經占據75%以上的市場份額。
盡管這些地圖服務目前都免費提供,但一些 科技 巨頭和新興互聯網公司還是希望有自己的地圖板塊。其中,華為計劃在今年10月份推出自己的地圖服務Map Kit。美團官方也確認正在開發地圖業務,并稱其為“美團地圖”。
美團開發地圖服務
14日晚間,美團就“正開發地圖服務”一事作出回應。美團方面表示,公司在去年10月底的組織升級中成立了LBS平臺,包含LBS服務、網約車、大交通等部門,其中就包含地圖業務,旨在進一步增強LBS基礎服務能力,目前該業務一切照常進展中。
早前,美團的一位發言人透露,美團正開發地圖服務,本周已在 *** 網站拉勾上發布了十余個相關職位,包括數據挖掘工程師和機器學習專家等。并表示,美團不久前還聘用了一名前百度地圖高管。
此人即人人車原副總裁張紹文。張紹文曾任百度地圖智能導航總經理、百度地圖主任架構師、百度地圖技術委員會主席等職務。加盟后擔任由美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所負責的地圖體系的技術負責人。
美團曾密切接觸過電子地圖服務商凱立德,有意向收購,但最終未達成交易。
7月中旬,有消息稱美團、京東曾申請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失敗,隨后美團站出來否認。
對于美團來說,地圖業務的意義更多集中在美團的出行生態和無人配送上。
盡管去年摩拜單車(現美團單車)為美團貢獻了一半的虧損,知情人士稱,美團內部目前對摩拜已經沒有營利要求,其意義更多在于道路出行信息的收集,作為鏈接美團智慧出行的重要一環。
當前,美團在出行和外賣業務上的地圖服務都依靠第三方——共享單車和打車服務接入的是高德地圖和騰訊地圖,旗下的大眾點評應用則整合了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地圖是美團本地出行業務中的基礎技術之一,長期依靠接入并不實際。
另外,聚合模式作為網約車市場的又一種模式,與地圖導航場景天然契合。美團在網約車戰略放棄了與滴滴的價格戰后,迂回轉向了聚合模式,并且已經跑起了一定規模,日單量也已經漲到了50萬左右。
在其核心業務外賣上,人工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是不可控因素。未來,基于地圖、定位、感知和人工智能的無人配送技術將大大改善這一現狀。目前,無人配送在雷達、攝像頭和芯片等技術上已經趨于成熟,但要落實到應用,創造真正的營收還有很遠。
不久前美團的市值超越了搜索巨頭百度和電子商務巨頭京東。
美團的雄心不會止步于此,打造“美團地圖”便是明證,5G時代,其進入自動駕駛領域只是時間的問題。
華為地圖不只是備胎
8月9-11日,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19)在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召開。
10日下午的會議中,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進行了主題演講。演講中高精地圖甲級測繪資質他確認,華為即將正式進入地圖領域,并將于10份推出Map Kit。
張平安提到,華為公司旗下所有應用都將會率先應用自己的地圖服務,同時也歡迎全球的開發者使用華為的地圖服務。目前華為地圖服務已經提供6大類,總共25種API接口。地圖服務已經支持了海外超過150個國家/地圖,覆蓋超過40種語言。
今年5月份,谷歌要對華為執行斷供的消息已經甚囂塵上。
當時即有網友指出,芯片華為有海思做備胎,操作系統有鴻蒙OS做備胎,如果沒有地圖,消費者業務肯定會受到沖擊。譬如華為手機,海外用戶對谷歌地圖有深度的使用習慣。谷歌一旦停供,用戶量不可避免會大量流失。因此,華為需要推出自家的地圖產品。
這一點,華為當然也想到了。
7月初,華為旗下北京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導航電子地圖 *** 的甲級資質申請獲得批準。
8月份,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總裁何剛就在微博上放出了一段華為實景地圖AR場景的視頻。
如今,地圖服務Map Kit終于實錘。且是首先用于國外,正是針對消費者業務的“漏洞”。
任正非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美國眾議院已經通過決議,5年內不會將華為撤下“實體清單”。他還指出,目前華為大概有4300-4400個洞,應該已經補好了70-80%,到年底時可能有93%的洞會補完。
任正非將華為比作千瘡百孔的戰斗機,7月31日,華為舉行“千瘡百孔的爛伊爾2飛機”戰旗交接儀式,任正非在儀式上做了題為《鋼鐵是怎么煉成的》的講話。
當下,布局地圖業務,顯然也不止是做“備胎”這般簡單。
此前,華為就已經發布過“1+8+N”的華為5G全景戰略——“1”為智能手機,“8”為8大行星PC、平板、TV、音響、眼鏡、手表、車機、耳機八大業務,“N”指的是泛IoT硬件構成的華為HiLink生態。
而地圖,顯然是濃墨的一筆。尤其是與地圖息息相關的車機,肯定會用到地圖的。所以,有了地圖在手,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任正非曾說過,華為不造車,但要做車聯網,目前來看華為在行動。
8月11日,2019華為開發者大會繼發布鴻蒙OS之后,華為又發布了Cyberverse數字平臺。該平臺為AR實景地圖服務平臺,可使用手機進行厘米級定位。
華為camera首席工程師羅巍表示,Cyberverse可用于在景點、博物館、智慧園區、機場高鐵站等空間,今年將會在國內5個著名景點進行開發者測試,到2020年年末,將在1000個地點提供服務。
《Cyberverse——開啟新視界》視頻截圖
如今全球車企自動駕駛量產時間集中在2021年左右,高精地圖作為其中的必要技術理應更早落地,預計2020年將成為主機廠確定供應商的年份。
2016年8月,高德宣布拿下之一張高精地圖商業化訂單,并將其裝載至凱迪拉克CT6上;2018年8月,百度宣布其高精地圖方案將在2020年下半年通過長城的WEY品牌落地;在今年的CES Asia上,四維圖新表示將完成全國首張高精地圖的 *** ,并稱其主導制定的高精地圖全國統一標準方案將很快通過。而今,華為將高精地圖與AR相結合,又為高精地圖賽道描繪了新的想象空間。
開始申報甲級測繪資質,到確認發布地圖服務,并可精準至分米級,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說明了華為高精地圖產品鏈正越來越完善。
2026年市場規模破百億
7月初,華為甲級地圖資質公示,隨后爆出美團和京東申請甲級地圖資質被否,因為VIE架構不被政策允許。相關信息顯示,除了上述的華為、美團、京東等公司希望進軍地圖領域外,還有一些行業的巨頭計劃擁有地圖能力,方式就是通過申請資質或者是并購標的的方式。
有分析稱,地圖江湖,正再度呈現五年前的戰爭。
2014年2月,阿里全資并購高德地圖,從此阿里通過高德獲得地圖能力,也掀起了BAT競逐擁有地圖能力的戰爭,百度通過購買四維數據的基礎,以及自身的努力,具備了完整的地圖能力,騰訊則通過入股四維圖新的方式,獲得了地圖數據的穩定來源。
有業內人士表示,甲級地圖資質的申請將在新的一年關閉,以后只允許乙級資質升甲級資質。對于那些希望擁有地圖能力的公司而言,接下來的幾個月是最后的時機。
今天,蓋世 汽車 研究院發布報告指出,各大車企把自動駕駛的量產計劃逐漸提上日程,推動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未來自動駕駛車輛將逐步出現在道路上,其預測,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并且到2025年,自動駕駛車輛會達到367萬臺的數量,不包括垂直領域,但包括封閉測試場景內的應用車輛。
高精地圖作為自動駕駛一項必備的能力,涉及到的板塊主要是有三個,之一是高精地圖的定位,把車輛精準定位到車道上;第二是能對傳感器進行補充,補充車載傳感器無法獲得的信息,為自動駕駛的決策提供一定支持;第三是路徑規劃,能根據實施的交通變化,為自動駕駛提供更優的路徑,優化用戶的出行體驗。
相對于傳統的電子導航,高精地圖主要是在地圖的精度上更加豐富,并且信息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多,使用者逐步從用戶轉向了自動駕駛系統。精度也是達到亞米級,同時可以配合車輛的傳感器和算法,為自動駕駛提供底層的支持。
蓋世 汽車 研究院預測,2025年高精地圖將近達到80億元,2026年將會出現快速增長,突破100億元。
國內地圖業本來已經有百度、阿里高德、騰訊BAT三強鼎立了,隨著5G車聯網時代的加速到來,開始燃起了新的戰火。華為以自己的消費者產品為切入點進行搶位,美團以四大LBS場景(到店、到家、旅行、出行)為依托進行地圖布局,搶占先機。
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發展,高清地圖需求日益高漲,地圖江湖會否被新入局者再次顛覆,值得一看。
晶眾地圖與星云互聯的“牽手”,助力自動駕駛再發力
導語: 專訪,星云互聯聯合創始人兼COO石勇、晶眾地圖副總裁兼智能網聯地圖事業部COO楊柯,就晶眾高精地圖此次牽手星云互聯將 *** 雙方怎么樣的優勢展開合作?圍繞智能網聯網 汽車 、智慧城市以及車路協同等方面的具體合作將怎么樣展開?未來雙方還將繼續在哪些領域深度合作?等問題進行解答。
正文:自動駕駛的又一大事件,2019年9月16日,晶眾高精地圖與星云互聯簽署了戰略合作,星云互聯聯合創始人兼COO石勇、晶眾地圖副總裁兼智能網聯地圖事業部COO楊柯出席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智能網聯 汽車 、智慧城市及車路協同等多方面合
上海晶眾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眾地圖”)是一家高精地圖產品及服務提供商,也是晶眾股份的子公司,后者成立于2010年,在智慧城市方面有多年經驗,從2015年開始配合國內主機廠研發高精地圖。晶眾地圖成立于2018年,主要為整車廠、系統集成商、交通管理部門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智慧交通等方面提供高精地圖及相關解決方案。目前,晶眾地圖在北京、上海和無錫等地設有研發中心、數據生產中心和市場營銷中心。
今年5月,晶眾地圖拿到了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是國內第18家獲得該資質的公司。由于地理信息涉及國家安全,只有拿到“甲級資質”,才具備采集和 *** 厘米級精度車道級高精地圖、地下停車高精地圖的資質。
北京星云互聯 科技 有限公司(NEBULA-LINK.COM)是一家專注于車路協同技術領域,集研發、制造、銷售V2X產品、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智能網聯 汽車 技術和服務于一體的創新型中國高 科技 企業,在北京、上海和長沙設有研發中心及分支機構。
目前星云互聯已為國內多家智能網聯測試示范區、整車廠、自動駕駛企業及公共道路智慧交通升級建設提供方案支撐和產品落地應用,并且是中國V2X技術標準的主要貢獻者之一。星云互聯依托推出的智能車載終端V-Box、增強型車路協同路側系統T-Station、標準V2X協議棧軟件以及網聯云平臺X-Cloud等系列產品形成了車輛協同安全輔助駕駛(C-DAS)和車路協同交通主動控制整體解決方案,可有效支撐協作式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同時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件。
自2015年成立以來,星云互聯從一個致力于創新的研究型公司,發展成為智能網聯 汽車 與智慧交通領域產品與技術服務的成熟供應商。
專訪實錄:
在簽約儀式上焉知 汽車 專訪了星云互聯聯合創始人兼COO石勇、晶眾地圖副總裁兼智能網聯地圖事業部COO楊柯,兩位就合作內容作了詳細闡述。
之一個問題是,在此次的合作中雙方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什么樣的戰略考量促使了此次合作?
第二個問題是,在封閉園區這樣一個測試項目之后,未來會有哪些更多更深的合作?
第三個問題是,這樣一個方案的成本大概是多少?你們雙方各自的優勢在哪里?
楊柯(晶眾地圖): 之一點,首先晶眾是做高精度地圖的,聚焦在道路這一側,尤其是城市級高精度地圖是核心之一,還有就是在“停車” 這個場景。這次與星云的合作也主要聚焦在道路上。
因為車路協同需要大量智能化及基礎設施的接入,比如說智能路側終端、智能車載終端以及路側感知系統等,這些車路協同的產品及軟件。晶眾不做,所以我們選擇結合并采用星云互聯的車路協同及智能網聯的系統產品,雙方高度互補的業務將發揮更大協同效應,給自動駕駛場景提供完整的“端-管-云”解決方案。
第二點,實際上我們目前的合作主要都聚焦在技術維度上。基于晶眾有高精度仿真的建模能力,尤其是三維高精度建模能力,結合晶眾高精度地圖低成本的優勢,一會我來回答一下成本問題,這樣的話就構成了一個立體的監控平臺級解決方案。
第三點,關于地圖成本,晶眾母公司成立伊始,主要聚焦在ITS智慧交通領域,這讓我們在交通領域積攢了大量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三維地圖建設能力和經驗,得益于我們在交通和地圖兩個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大大降低了城市道路的三維建圖成本。
戰略合作框架,晶眾和星云互聯已正式啟動V2X領域技術合作項目。我們將共同開展V2X云端數據監管系統解決方案的應用與展示,實現數十類V2X場景的數據集成與后臺監控功能開發。晶眾將提供高精度地圖,構建高自由度的智能網聯展示模型,且將作為子系統集成到星云互聯的智能網聯數據與監控管理中心。
石勇(星云互聯) :星云互聯主要聚焦在車路協同產品和方案的落地應用,產品包括智能車載終端、智能路側終端、路側感知、應用算法、V2X協議棧以及云平臺。我們和晶眾的合作是基于晶眾擁有三維地圖建模和地圖采集能力,雙方可以更大化優勢互補。
目前的車路云一體化協同是智能網聯 汽車 和智慧交通的發展趨勢,星云互聯擁有V2X智能路側和車載終端產品及算法,可以把路上的數據和車端、路端通訊數據匯總到云平臺上,借助晶眾的三位高精度地圖數據資源,可以更好的把車路協同應用場景呈現和展示出來,同時做更立體化的、顆粒度更細的監控及運行管理優化,這是雙方合作的一個切入點,也是發揮彼此優勢的空間。
關于雙方未來的合作的項目,星云互聯將和晶眾在車企研發能力構建、封閉測試區、城市開放道路、高速公路、仿真平臺構建等多個領域展開。
上面第三個問題關于成本方面,V2X硬件產品方面的成本主要受限于市場規模,未來大規模應用后會有顯著的下降。而現階段星云互聯和晶眾地圖的合作,形成一套V2X+高精度圖的整合方案,將有助于雙方降低在智能網聯 汽車 測試或者示范區項目中系統集成和部署方面的成本。
焉知 汽車 :請問楊總,晶眾的智能網聯 汽車 測試監控平臺在這次的合作中將會打通哪些數據?打通后將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楊柯: 在技術層面上來講,先完成5G基礎上的V2X數據之間的交換,具體的數據,一個是路邊感知層面的數據,尤其是三維高精度地圖之間數據要進行匹配和認證。
這里邊尤其是位置、感應,還有一些流媒體的數據,比如說我們監控設備里邊的一些視頻。在道路維度上來講,未來有一個命題實際上就叫做視頻融合,尤其是影音的這種視頻流就是監控過程當中,通過這些視頻展示在系統上面,這是之一階段,第二階段是把能監控的內容統統上圖通過系統展示出來,再一個就是設備里面帶有的,包括車流、交通流,仿真和模擬的過程數據都可以上這套監控系統。
在監控過程當中,它會有涉及到運營和決策這樣不同角色的介入,決策部門就提供了一個依據。
包括道路養護,包括視頻流在行業應用,包括一些交警行業,包括一些特種行業里邊都可以去使用,我指的是開放園區的。
對封閉園區來講,尤其是對車輛的狀態,車輛的位置等展示這個層面是全方位的。
這一些數據實際上本身是事件驅動型的數據,而事件驅動型的數據就需要有智能硬件作為載體來給它承載。包括比如說交通信號相關的、智能的、影音的。那么這一部分恰恰是星云互聯所具備的,它能完全都包裝在智能硬件里,然后按照規律傳輸,通過平臺在后端完成接收,它是通過這種長鏈接的技術把數據發到這個平臺上。
實際本質上來講是端到晶眾的平臺,端到后端星云互聯的平臺,而晶眾平臺跟星云互聯的平臺又打通了之間的關聯,這樣的話就構成了以高精度數據展示界面為載體,就是高精度三維地圖展示界面為載體的一整套關于監控的解決方案。
焉知 汽車 :請問星云互聯石總(石勇),星云互聯車載設備是采用通用的協議?還是企業內部私有協議?
石勇: V2X技術的應用離不開行業或者國家標準的制定,目前,由星云互聯深度參與編寫的《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 專用短程通信 第3部分: *** 層及應用層技術要求》已經作為國家標準頒布使用,這個標準已經能涵蓋十幾類V2X應用場景的數據交互需求。同時,星云互聯也在牽頭《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標準(第二階段)》的制定工作。所以目前星云互聯車載及路側設備所用的通信技術,都是符合上面提到這些標準的,可以和其他同樣符合標準的設備互聯互通。同時,星云互聯的產品也支持國際上一些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所頒布的V2X通信協議標準。
焉知 汽車 :我們都知道V2X大多講的是通信系統,那么這里面所產生的數據是歸誰所有?
石勇: V2X或者說車路協同系統是一個復雜系統,這里面產生的數據實際上是有很多類,歸屬方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地圖數據來自于圖商,紅綠燈數據來自于交警,車輛數據來自于用戶。但我們想強調的一點是,V2X系統的核心意義是人、車、路包括云端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作,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我們與其去討論V2X產生的數據歸誰所有,不如去更多的 探索 交通系統中各個參與者如何更好地產生數據來為V2X系統所用。
基于上面這些考慮,如果要回答數據歸誰所有的問題,實際上就比較清晰了。對于運行環境相關的數據,例如地圖、紅綠燈、路側感知、氣象環境等等,應該是誰負責建設運營,數據就歸誰所有;而對于車輛數據,本質上應該是歸屬于車輛用戶,交通系統里的其他參與者可以利用車輛實時對外廣播的信息來優化行車行為或者交通運行管理,但只有特定有資質的實體才能去收集、記錄車輛的數據。星云互聯也在和一些交通管理部門及智能網聯 汽車 示范區運營主體共同探討以后車路協同數據的收集管理、運營使用等方面的機制。
楊柯: 從交付這個角度來講,封閉園區交互,本身有運營的企業。
比如說襄陽的5G東風檢測場,那么首先所有的數據歸檢測場,還有我們的交付方是誰,這個是按照商務來去考慮的,在車聯網或者智能化、網聯化都是一樣的,比如整包的一級供應商,在合作的商業化項目中,拿到了這個訂單,他要去交付給他的甲方,那么數據從歸屬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完全歸附到甲方的,我指的是數據運營產生的數據。
然后對于高精度地圖來講,關于信息安全跟傳輸,因為高精度地圖有兩個要素:一個是絕對的精度,還有是一定的鮮度。絕對的精度,因為晶眾在交通板塊本身就是做了大量的積淀,而且我們是通過CAD圖紙來進行生產的,包括我們自主研發的生產工具,那么能保證絕對的精度。
相對的鮮度,現在業內公認的是眾包的這種方式。眾包的方式就是說無論是通過傳感器去采集單車的回饋,然后合并壓縮和處理都有一套很好的管理辦法。從標準這個角度,眾包現在還沒有形成一個國家標準,所以現在很多都是在技術層面的探討,還沒有應用,所以城市內部的高精度地圖,現在推的速度是很慢的。
所以鮮度上來講目前并沒有好辦法,他只能說承諾一年更新兩次或者是幾次,導航電子地圖現在還尚且不能做到眾包更何況咱們三維高精度地圖了。
5G時代能保證在本局域網內通過V2X的標準協議來進行傳輸是相對安全的。
但是絕對數據的安全還是要通過類似于像傳統的vpn,還有這種專線,尤其是對于鮮度的保證上來講,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好的 *** ,這部分還是要探討的。
焉知 汽車 :請問楊總,城市級三維/二維高精地圖的測繪到了什么階段?接下來將還會有什么樣的規劃?
楊柯: 現在我們可以給您開放一組數據,目前晶眾擁有全國更大的城市級道路高精度地圖和停車高精度地圖,道路高精度地圖已覆蓋全國70+城市,到今年年底計劃是達到百城,這些都是城市級的,我們現在能形成一整張路網,把城市已經網格化和柵格化了,掌握城市地理系統里面的曲率和高程信息,這樣的話一整張城市的三維地圖也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