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家測繪局關于印發《省級行政區域界線勘界測繪技術規定(試行)》的通知
之一章 總則一、勘界測繪工作的性質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勘界測繪是在確定界線實際走向以后,在實地埋設界樁,測定界樁點位,測繪邊界地形圖,并在地形圖上表述邊界線走向等工作。
勘界測繪必須在兩省聯合勘界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民政、土地、測繪部門密切配合,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二、測繪資料的使用
勘界測繪應盡量利用現勢性強的測繪成果。為便于外業調繪工作,保證調繪的準確性,可以采用大比例尺的地形圖作為工作底圖,也可同時利用航攝像片輔助進行調繪。邊界線調繪成果要按規定轉繪到1∶5萬或1∶10萬地形圖上,形成邊界地形圖。界樁點坐標測定的起算點,一般應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的成果。鑒于現有成果資料還屬于1954北京坐標系,因此目前仍可采用現有成果資料進行工作,坐標系問題,待編纂界線詳圖集時統一處理。三、界樁上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只注專名問題
《技術規定》第六條規定,界樁上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只注專名,主要是因界樁規格限制,并考慮與國界界樁成比例。四、界樁點平面位置的測定精度和密度
對界樁點平面位置的測定精度要求,《技術規定》是在考慮實際需要和現實可能的條件下提出的,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使坐標測定精度高一些。
在制定測繪技術方案時,應充分分析現有控制點成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以實測辦法確定界樁位置。實際條件困難,如三角點破壞,地形比高超過500米,界樁點海拔超過3000米,界樁點地處荒漠等,也可在大比例尺地形圖上量取,其量取精度雖未規定,但應保證圖上量取精度,并盡量采用比例尺大的地形圖。
界樁點的密度盡量減少,以能控制邊界線基本走向為原則,這一方面考慮到實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考慮條件的許可。第二章 界樁的埋設與測定第五條 界樁的類型與規格
界樁是邊界的永久性標志,由界碑和底座組成。界碑一般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成型,在有條件的地區也可用花崗石、大理石等堅硬石料鑿制成型;底座可在現場用鋼筋混凝土澆灌,要求界碑底部露出四根約10厘米長鋼筋,以保證界碑和底座結合為一整體。界樁類型分為:三面大型、雙面大型、雙面小型和簡易四種類型。
界樁的類型及規格見附件一。第六條 界樁的書寫與編號
(一)界樁的書寫
界碑寬面的正反兩面,自上而下書寫(雕刻字或模壓)省、自治區(內蒙古、廣西、 *** 、新疆四自治區在其漢字下加注自治區通用民族文字)、直轄市的名稱、界樁編號、國務院(豎立之意)、豎立時間等文字。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只用專名,省略通名。例如:陜西省只注“陜西”,寧夏 *** 自治區只注“寧夏”。
(二)界樁編號
界樁編號的 *** :一般由邊界線的西端點向東或由北端點向南用 *** 數字1、2、3……為序進行編號。端點界樁的編號以先勘定的一條邊界線的編號為準。
在已立界樁之間插豎的新樁,其編號是在上一個原有界樁號后括注數字序號,例如:7(1),7(2),11(1)等。
同號雙立或三立的界樁編號,是在該樁號后標注A、B或C,例如:2A、2B,7(1)A、7(1)B、7(1)C等。
界樁編號示意圖見附件二。
(三)界樁上書寫的文、數字,其字體、字大見附件一。字的筆劃的劃刻深度不淺于0.5厘米,并涂以紅漆。第七條 界樁位置的選定和埋設
(一)界樁位置的選定
界樁的位置一般應選在實地地貌不易辨別的邊界線轉折處,過境道路與邊界線相交處,山口、鞍部和平緩的山頂處,界河、界路等線狀地物的起迄處。其埋設地點應選在地基穩定并有利于界樁保護的地方。
(二)界樁類型的選擇
三省邊界線交會點豎立三面大型界樁;邊界重要地點豎立雙面大型界樁;一般地點豎立雙面小型界樁;在交通不便而地形又明確的地點(如山口、山頂),可樹立簡易界樁。同號雙立界樁豎立在界河的兩岸,并需測量每一樁點至雙立界樁連線與邊界線交點的距離;同時三立界樁豎立在界河的交叉口岸,并需測量每一樁點至邊界線在該交叉口處轉折點的距離。上述測量數據要記載在界樁登記表的界樁位置說明欄內。
(三)界樁的埋設 埋設界樁前,先將坑底(坑底土層松軟時應填沙石)搗固、夯實,然后再現場澆灌底座并將界碑灌鑄一體。埋設深度一般為0.5米,應以實地地基情況埋設牢固為原則。
(四)界樁的密度
界樁樹立的密度,以能控制邊界線的基本走向為原則,盡量少樹,由雙方視邊界線地形情況實地商定。
搞勘測定界圖需要什么資質?是屬于測繪的什么級別?
勘測定界屬測繪資質中的地籍測繪。原來國土部門也發勘測資質,現在廢除了。勘測定界圖只要具有丁級資質就可以。但丁級資質中必須有這一項。
利用實測界址點坐標和實地調查測量的權屬、土地利用類型等要素在地籍圖或地形圖上編繪或直接測繪。
擴展資料:
土地勘測定界圖是 *** 各項地籍要素、土地利用現狀要素和地形、地物要素為一體的區域性專業圖件。用地范圍內的行政界線、各權屬單位的界址線、基本農田界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范圍線、土地利用類型界線。
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 *** 。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
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測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土地勘測定界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工程勘察資質標準
測繪外業到底有多累
外業相對比較辛苦,搞測量都是在室外,風吹日頭曬,可以想象的!考慮其他專業吧
常年奔波的“苦行僧”。無論春雨秋霜、寒冬酷暑,外業工作者背著沉重的測量儀器,或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走過每一個角落,或步履在山川河流之間,踏遍每一寸土地。他們以地為床以天為被,任何地方都能歇腳,停駐片刻又再次出發,繼續未完的工作,每一處執行測繪任務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美麗而堅實的印記。矗立在寒風中,鼻尖被凍得通紅,脆得像隨時會斷掉;烈日當頭,無情的高溫令人酷熱難擋,每天超過十個小時的暴曬也未曾讓他們低頭放棄。皮膚被曬到脫落,便自嘲到:“又免費換了一件新衣”。
無所畏懼的“挑戰者”。山洪雪崩、車流急湍,甚至一次次挺進荒無人煙的禁區……未知的風險如一匹匹餓狼時刻準備襲擊他們,受傷在所難免,有人甚至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白天與惡劣的天氣環境作斗爭,到了晚上還要加班處理數據,遇上大項目,工作到深夜也不一定能完成。風餐露宿、天寒地凍、跋山涉水、汗流浹背這些詞語已不足以形容外業工作者的生活,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曾退縮,年復一年竭盡全力,為未完成的使命和所肩負的責任所堅持著。
遠離家鄉的“建設者”。每年至少有十個月在外執行任務,常人眼里簡單的家庭團聚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奢望。作為兒子,不能常伴父母左右,年邁的父母生病時不能悉心照料;作為丈夫,不能給妻子依偎的臂膀,常年兩地分居,沒有帶給她家的溫暖;作為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盡到為人父的義務,給予他父親的教導和關懷……外業工作者對家人都是虧欠的。在諸多無可奈何后,他們把對家人的愛放在心底,化作最強大的力量投入到工作中。當數據成果出爐、測區工作順利驗收的那一刻,看著自己付出的努力切實應用于國家現代化建設,給社會帶來穩定保障的時候,所有的不確定都被測繪人的自豪所取代!
這就是外業工作者,他們如戰士般奮斗在最前線,把青春年華獻給了祖國山河,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請問有沒有知道鄭州市規劃設計勘測院的,這個單位待遇如何?
這是網址
有基本工資和獎金
獎金基本上按勞動量發,干的多的貌似一個月有5000以上獎金
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是一個具有多專業、多學科,集設計、研究與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生產科研單位。擁有國家測繪局頒發的甲級測繪資質證書和建設部頒發的甲級規劃設計資質證書。2004年8月,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全院現有職工204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約占80%,其中教授級高工3人,高級工程師35人,工程師64人,初級職稱61人;技術人員中有2人為鄭州市技術拔尖人才,享受 *** 津貼,5人為鄭州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
全院重視科技進步,堅持科技強院的發展方針,狠抓高科技在生產、管理中的運用。測繪專業從1987年至今,有四十多項生產科研成果獲得省級以上優秀工程獎勵,其中建設部獎7項,省級優秀工程勘察一、二、三等獎47項。
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認真貫徹院質量方針——以質量求生存,顧客至上,誠信為本,為城市建設和管理服務,依科學促發展,科學管理,持續改進,創規劃設計和勘察精品。視質量為生命,始終遵循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的方針,全院建立有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測繪生產始終嚴格執行三級檢查,兩級驗收制度,產品優良率達90%以上,無不合格產品。竭誠為社會各界提供城市規劃、城市測量與地理信息工程、建筑設計、工程勘察、咨詢等服務,提供精確、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產品,與顧客共享更佳效益。
在以城市建設和管理服務為宗旨的經營方針指導下,注重“三個文明”建設,在生產經營中能嚴格執行《測繪法》,堅持依法行事,規范自己的行為,無違法亂紀行為。能認真執行資格分級標準和經營范圍的規定,并嚴格執行測繪資料保密制度和內部資料借閱制度。資質證無 *** 、轉借、出租和擅自修改所載內容、資料泄密等行為,接受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執行國家收費標準,無亂收費現象,是遵紀守法經營單位,多次榮獲 “先進基層黨組織 “鄭州市勘察雙十強” 、“優秀勘察設計單位” 、“鄭州市勘界先進單位” 、“省測繪產品質量優秀單位” 、“全國城市勘察測繪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我費了好大功夫呢
一定要選我哦
廣東省對上報建設用地的材料有哪些要求?
上報建設用地材料應逐步標準化和表格化測繪勘界的甲級資質,并符合下列要求:
(1)建設項目測繪勘界的甲級資質的用地申請表(原件)采用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統一制訂測繪勘界的甲級資質的標準表格,由用地單位負責填報。如建設項目用地涉及相關部門的審核內容的,用地單位應持該表到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并由該部門在表中相應的欄目填寫意見和加蓋公章。
(2)“一書四方案”(原件)采用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統一制訂的標準文本格式,所需填報的內容要求填寫完整、準確。
(3)有關圖件:
①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報告(原件):由具有勘界、測量技術資質的單位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技術規程進行 *** ,其勘測定界圖采用有測繪資質的單位測制的1:2000或1:1000、1:500地形圖。需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以及新建高速公路項目用地,其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報告由具有勘界能力的甲級測繪技術資質的單位 *** 。在勘界圖上,用紅線準確標出用地范圍界線,標明界點坐標并騎界加蓋上勘界測繪單位和用地所在地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公章,同時要注明勘界成圖時間。
②土地利用現狀圖:采用1:10000最新的整幅標準面積量算圖。圖斑顯示的地類要清楚、準確。用地范圍、位置用紅線標出,并注明制圖時間及加蓋公章。
③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規劃成果已備案的,只需提供用地所在位置的局部復印件(單獨選址報批用地時提交)。用地位置范圍用紅線在圖上標出。
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圖(“三圈圖”):可采用經縮小的復印件(批次用地時提交)。用地位置范圍用紅線在圖上標出。
⑤補充耕地位置范圍圖:采用1:10000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圖斑圖復印件,標明所補充耕地的位置、范圍,并注明制圖時間。
⑥調整規劃方案(原件):依法可以在用地報批時將調整規劃方案一并上報批準的,應該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上標明調整建設用地的位置、范圍。
用地報批件所附文字表格和圖件應列目錄并按規定的順序裝訂整齊。須報省人民 *** 批準的用地,向省報送請示文件和有關附件一式兩份。須報國務院批準的用地,向省報送請示文件和有關附件一式四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