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城鄉規劃編制與審批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城鄉規劃編制和審批的管理,規范城鄉規劃編制和審批工作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寧波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編制和審批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城鄉規劃包括市、縣(市)域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村莊規劃,其中城市規劃包括鎮的規劃。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城市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總體規劃包括近期建設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城市分區規劃以及城市專業(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第四條 各類城鄉規劃經法定程序批準后生效。
經批準的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規劃管理的依據,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擅自修改。第五條 市規劃局負責協調全市城鄉規劃的編制與審批工作;各縣(市)規劃局負責協調本行政區域內城鄉規劃的編制與審批工作。第六條 各級人民 *** 應把城鄉規劃的編制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二章 城鄉規劃編制第七條 編制城鄉規劃應當以經批準的上一層次規劃為依據,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第八條 承擔編制城鄉規劃任務的單位和人員,應當分別具備相應的城鄉規劃編制資質和執業資格,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九條 編制城鄉規劃應當遵守國家和省、市的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采用先進的規劃設計 *** 和技術手段。
編制城鄉規劃采用的勘察、測量圖件和資料必須符合勘察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和質量要求。
縣級以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編制城鄉規劃的需要,及時提供有關基礎資料。第十條 編制城鄉規劃應當在規劃文本中明確表達規劃涉及的強制性內容;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需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篇章的,應當同時編寫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篇章。
前款所稱的強制性內容,是指各類規劃中涉及區域協調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管理、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內容,是各級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城鄉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基本依據。第十一條 城鄉規劃的編制應當進行多方案比較和經濟技術論證,并廣泛征求公眾、專家和相關部門意見。
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應當充分考慮公眾、專家和相關部門的意見,并在上報審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見內容及處理結果。第十二條 除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城鄉規劃外,其他城鄉規劃在報請審批前,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應當將城鄉規劃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0日。城鄉規劃批準后,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應當在批準后60日內向社會公布。第十三條 市、縣(市)和鎮(鄉)人民 *** 可以根據城鄉發展的需要,單獨編制本市、縣(市)和鎮(鄉)域總體規劃。
市、縣(市)和鎮(鄉)域總體規劃應當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將本行政區域作為規劃區,綜合布局城鄉發展空間和基礎設施,制定空間管治措施,為各級城鄉規劃的制定提供依據。第十四條 寧波市市域總體規劃由市人民 *** 組織編制。
縣(市)域總體規劃由所在地縣(市)人民 *** 組織編制,鎮(鄉)域總體規劃由所在地鎮(鄉)人民 *** 組織編制。
編制寧波市及各縣(市)域總體規劃前應先行編制總體規劃綱要,并開展各項專題研究。第十五條 市、縣(市)和鎮(鄉)人民 *** 應當分別組織編制本級的城市總體規劃。
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應當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研究城市定位和發展戰略,按照人口與產業、就業崗位的協調發展要求,控制人口規模、提高人口素質,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資源、改善人居環境的要求,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區域輻射和帶動作用,合理確定城鄉空間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規劃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應當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城市分區規劃和城市專業(專項)規劃。第十六條 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前,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應當對現行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各專業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對城市的定位、發展目標、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等問題進行前期研究。
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應當根據前期研究結果提出編制工作報告,經審批機關的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組織編制。
測繪對城市規劃的意義
導語:城市規劃城鄉規劃編制的測量工具的編制和審批包括城鎮體系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的編制審批,其中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專業規劃包括道路交通、給水排水、防洪排澇、電力、郵電通訊、環境保護、人防建設、防災抗災、供熱供氣、園林綠化、公共服務設施、市場建設、環境衛生、郊區農副產品基地、文化古跡保護、風景名勝區和其他特殊需要的專業規劃。
1城市測繪的主要內容
城市、地籍以及房產測繪是城市建設中具有交叉的三大塊,城市測繪數據主要是反映城市地表的自然、經濟、社會諸多要素的特征、形態、位置、大小、分布、類別、名稱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城市測繪資料直觀反映城市的面貌,城市規劃都需要城市測繪提供基礎資料,測繪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接影響和決定城市規劃的制定和城市建設的實施。城市測繪內容包括:城市現狀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網測量、地下管線的測量、建筑用地界線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樣、竣工測量、城市規劃道路定線、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測量等。地籍測繪內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地籍要素調查、地籍要素測量、地籍圖繪制、面積量算、地籍數據庫建設、地籍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等。地籍測量的成果包括數據集(控制點和界址點坐標等)、地籍圖和地籍冊。房產測繪的基本內容包括:房產平面控制測量、房產調查、房產要素測量、房產圖繪制、房產面積測算、房產權屬、變更測量、成果資料檢查驗收、房產信息系統建設等。
2測繪的社會需求
測繪工作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對于行政區域的識別劃分;布設和加密城市控制網,使城市的規劃建設在一個共同的平臺下有序進行;為各級 *** 機關企事業用戶提供可靠的多比例尺的地形圖,滿足各行各業的使用要求;根據設計要求準確劃分相應建設用地,并對用地情況的監控提供可靠的依據。
社會對測繪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的,其中大多數是各級 *** 機關,其次是企業單位。當然這其中的絕大多數資料都被用于城市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規劃管理始終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熱點,規劃管理工作程序中無不與測繪工作緊密相聯,需要測繪工作有力的支持,從工程建設前的選址用地,建設工程的設計、實施以及最終的規劃驗收,以及規劃行政執法,都離不開地形測量、綜合管線測量、工程測量(建筑放線、驗線)、規劃竣工驗收測量等工作,這些工作貫穿在整個規劃行政管理的每個環節。因此重視和促進依法測繪才能確保城市規劃的連續性、完整性和統一性。
3測繪的成果體現——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屬于地理學研究領域,是以各種測繪數據為基礎,采用地理模型分析 *** ,為地理研究服務的計算機系統。城市規劃信息系統以地理信息系統各種技術為基礎,綜合各種城市測繪數據,目前應用已初見成效、在城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測繪機構的地理信息應用技術、基礎地理數據庫正在發揮著“基礎設施”的巨大支撐作用。隨著這些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測繪在城市建設中所占據的.作用和地位也越來越高,也使得我們的工作和學習變得越來越松。
地理信息系統不僅可以服務于城市的規劃與管理工作,如果能增加統計分析功能,計算幾輔助設計結合交通規劃信息,則地理信息系統完全可以獲得更大的拓展,如可以應用在智能交通、現代物流等相關行業。
4各種測繪數據亟待整合以發揮更大功用
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是為城鄉規劃編制的測量工具了查詢、分析方便以提高管理、決策的效率、質量、水平。有了數據庫,有了分析工具就可以輔助管理、輔助決策,可以說誰掌握了信息,誰就掌握了決策的主動權。在現實工作中,規劃、建設管理常用的地形信息比現行的標準地形圖簡單,而非地形信息,如土地使用、地籍、房產、管線往往很重要,需要和地形信息結合在一起使用。
南京市為例,就有南京市規劃局的規管系統;國土局的土地信息系統;房產局的房產信息系統。其基礎地理信息來源于不同時期不同的測繪單位,所提要求、標準不同,成果覆蓋范圍、圖形比例尺互有交叉,GIS應用平臺不同,平面坐標系也分為南京地方坐標系、南京地籍坐標系。而由于房產測量起步較晚,房產基礎圖較為缺乏,在《房產測量規范》中直接載明“房產圖根據需要可利用已有地形圖和地籍圖進行編繪”,在房產部門建系統的過程中也確實利用了部分已有的地形圖和地籍圖,但房地產測繪也是城市大比例尺測繪的一種。其 *** 手段與其他測量并無多大區別,它具有更多的信息源,量大,涉及面廣,內容繁多,圖表復雜,因此它是建立現代城市地理信息系統重要的基礎信息,同時也是城市大比例圖更新的主要基礎資料。地形圖、地籍圖、房產圖其實是基于同一類基礎圖的不同的表現形式,在同一幅底圖上各自增加不同的屬性項,三者如能合而為一,實現基礎圖全市域覆蓋,統一平臺;超脫出部門利益將會取得更大的社會效益。而各地城市建設發展很快,地形圖的現勢性難以保證,轉向GIS后,信息種類更多,單靠本部門、本系統內要將各種信息都及時地、同步地更新,事實上難以做到。
集成公開化的數據服務從理論上說可避免各個部門重復性地收集與輸入數據,大大降低費用,獲得明顯社會效益。上海浦東新區建設局地理信息系統集成了海量的城市空間數據:基礎地形數據、土地信息、房產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市政管線信息、規劃信息,其應用覆蓋了所有具有地理信息業務的部門,包括浦江兩岸開發、舊區改造、規劃、土地、房產、建筑、交通、重大工程等等,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發揮巨大作用。
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測繪保障服務水平,發揮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作用,應由 *** 測繪主管部門牽頭,規劃管理、土地管理、房產管理、路政、水利、交通和市政建設等部門共同擔綱,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相關政策,確定唯一的地理信息基礎數據的作業要求、精度、成圖質量,整合現有測繪力量,制定相應的維護、更新機制,確保地理數據的正確性和現勢性,進行統一的城市大比例尺基礎圖提供,各部門在基于一個共享數據平臺的基礎上掛接本部門的專業數據,直接獲得數字化的地形信息,從而極大地減少重復勞動,降低全社會的信息收集與輸入成本,保持空間位置的統一性和精確性。
城市規劃測量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做測量員,也可以自己包測量城鄉規劃編制的測量工具的工作。
城市建設城鄉規劃編制的測量工具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經營管理等進行城鄉規劃編制的測量工具的測量工作城鄉規劃編制的測量工具,包括城市控制測量、城市地形圖測繪、各種專題地圖的編繪、興建市政工程時的施工放樣以及重要建筑物的變形觀測等。在許多國家將地籍測量工作也列為城市測量的一項重要內容。
建筑放線測量依據什么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國家測繪局《關于印發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和測繪資質分級標準的通知》。
1、測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測量規范,以及合理的天氣條件。遵守先整體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要有嚴格的校核制度。建立一切定位放線工作要自檢、互檢合格后,方可申請項目部驗收的工作制度。?
2、測量儀器必須按規定進行檢測,鋼卷尺應送法定專業機構檢定。?
3、測量人員應提前熟悉施工圖紙和現場各種高程坐標,控制點及精密導線網點,精密水準點,平面方格網點,仔細檢查審核施工放線依據。?
4、測量放線是確保施工質量的最關鍵的工序,必須嚴格按施工工藝進行,為保證測量精度,除熟悉圖紙,采用合理的測量步驟外,還要選用比較精確的經緯儀、水平儀、鉛垂儀等儀器設備進行測量放線,測量工作開始之前,必須與總承包方取得聯系,與土建單位確認三項基準數值,由總包方移交控制網點等測量情況。?
5、測量放線時應控制分配誤差,不使誤差累計。?
6、測量點要統一;測量結構要隨時記錄,記錄清單要清楚明了,同時要有據可查。
擴展資料
施工放線
1、建筑物定位
是房屋建筑工程開工后的之一次放線,建筑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專業的),根據建筑規劃定位圖進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現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全站儀”或“比較高級的經緯儀”。
2、基礎施工放線
建筑物定位樁設定后,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軸線的定位樁,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筑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3、主體施工放線
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后,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放線工具:經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卷尺等。根據軸線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放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施工放線